首页综合 > 正文

【读书篇】畅游在文学世界-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有感

2023-08-13 22:08:17来源:哔哩哔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读到鲁迅先生的书籍,想必脑海中都会浮现这句话:“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就好比如地上的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如何才能畅游在文学的世界呢?其实也很简单,就像鲁迅先生一般,弃医从文?灵感迸发就动起笔杆子?沉浸式博览群书?用思想去写每一篇文章?

看完《朝花夕拾》这本书,最想说的就是“用思想去写每一篇文章。”文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千古不变的真理在哪都合适。当你用自己的思想去认真思考作者写作时的意图,而心领神会时,你就真正做到了畅游在思想界的文学世界。观感之后我得出三点结论:1.逐字逐句去读完并思考;2.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阅览之后沉浸进去并做一个头脑风暴;3.把自己所归纳出的核心词重新放入文章并根据自己思想来进行二次创作。

1.一目十行纵然可取,但得出来的结果定没有比逐字逐句读完的准确。在文学界有个评价读者的高级词汇叫做一目十行,这样的阅读广度,并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而我在看完鲁迅的《朝花夕拾》之后,包括看其它任何书,我都不会放弃这个方法,因为我觉得这种方法是阅读中最重要的,最能抓取作者的思想。针对不同类别的文章,作者的意图也是截然不同的,鲁迅的这篇散文,说实话在我刚读第一遍的时候觉得很无趣,东扯西扯的。但是当你逐字逐句去字字斟酌时,你会觉得越来越有味了,我记得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狗••猫•鼠”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这句话很有深意,第一方面人和兽是有区别的,但觉得不需要过于严格,因为人有些时候与禽是一样的。很多人或许就会心生疑问“为什么人与禽是有区分的,但不应该区分得这么严格?既然要区分,又为什么不能区分这么严格呢?”这样的结论可能对于我们无名小卒来说,永远都不能理解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get到,这也就离不开逐字逐句去认真浏览并思考了。

2.作为一个有自身创意和想法的大学生来说,阅读之后应该要有个头脑风暴。还是“狗••猫•鼠”一文中,仇猫的性情和别的野兽不一样,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地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到自己玩厌烦了才吃下去。你说这样的仇猫像不像极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军呢?像不像极了当时那个人吃人的社会真面目呢?是的,这就是在批判当时的社会黑暗和人心的奸诈狡猾,看到这就觉得很佩服鲁迅先生了,散文在于它的形式散,但是核心思想是集中的。作为读者,就是要用一种沉浸式你的方式去进行阅读,头脑风暴不能天马行空,而要站在作者当时的处境来挖掘自己的智慧和想法,这就是我读完《朝花夕拾》之后的第二种结论。

3.二次创作的源泉需要来自于作者的原创中去提取核心词汇。在影视这一方面,而最擅长二次创作的就是编剧了,俗话说字如其人,我们在阅读名著的时候要有一个属于自己思想创作出来的电影画面,这就犹如我们学以致用了。其实很多作者写作的一些例证也不一定完全都属实,就像文章“无常”一文中,里面讲述得最多的就是鬼神之说,而鲁迅自己在文章中都有提到,其中有些说法也是道听途说,并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但并不会因为这个而影响文章的质量。所以对于读者来说,也要善于去发掘,意思就是要敢于试错,天马行空是毫无根据,但头脑风暴之后的提取核心词汇进行二次创作是有根据在的,即使不全面,但至少这种合理性还是存在的,以“观点式”法读《朝花夕拾》,享受文学的熏陶。

关键词:

便民

点击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服饰
  • 时尚
  • 物流
  • 灯饰
  • 养老
let oimg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img'); for(var i=0;i